深刻領會實現“雙碳”目標的時代背景
實現“雙碳”目標,是我國發展歷史上一場前所未有的硬仗。面對復雜形勢、繁重任務,中國能建全面研判格局之變、科技之變、產業之變、競爭之變、社會之變“五大變革”,解讀時代之變,回答歷史之問,把牢發展主動權。
充分認識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性。實現“雙碳”目標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我國順應發展大勢、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鍵舉措,將全面引領經濟社會
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全社會節能提效降碳,推進
低碳經濟、
綠色產業發展,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間格局。“雙碳”目標事關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是我國主動擔當大國責任、引領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體現,將極大提振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顯著壓縮全球實現碳中和的時間,譜寫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全新篇章。
充分認識實現“雙碳”目標的緊迫性。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早已經實現碳達峰,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有50~70年的過渡期。而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碳排放占全球排放量的30%左右,且仍呈現增長態勢,從2030年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窗口僅有30年時間。這就意味著,要如期實現“雙碳”目標,我國將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完成全球最高
碳排放強度降幅。
充分認識實現“雙碳”目標的艱巨性。由于我國經濟發展需求、能源資源稟賦、科技發展水平等客觀因素,實現“雙碳”目標將面臨多重挑戰。
碳減排壓力大,當前我國仍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旺盛,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仍將保持剛性增長。能源結構調整難,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決定了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短期內難以改變,經濟長期以來形成的高碳發展慣性將為結構調整帶來巨大挑戰。綠色低碳技術基礎薄,目前我國綠色低碳技術尚不足以支撐“雙碳”目標的實現,未來能源及電力系統規劃設計、調度管理的理論方法還有待創新,鋼鐵、化工等行業化石能源消費深度替代的技術還不成熟。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