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評級面臨多項挑戰
張晟介紹,東方金誠作為國有信用評級機構和綠色金融領域的踐行者,錨定國家
碳中和戰略目標,圍繞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相關議題,以系統性思維推進ESG評級體系創新。ESG評級不僅是企業可持續經營的“體檢表”,更是引導資本流向綠色產業、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的“指揮棒”。
他進一步介紹,東方金誠全資子公司東方金誠信用通過多年在ESG領域的研究和實踐,自主研發了兼顧國際準則與中國國情的ESG評級方法體系,構建了覆蓋A股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數據庫以及智能化、數字化的ESG服務
平臺,為企業提供ESG評級、ESG信息披露與管理等全方位服務,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政策引導與市場推動雙重驅動下,中國ESG評級體系從萌芽到成熟,已成為驅動經濟綠色轉型的核心工具之一。”張晟表示,伴隨實踐深化,ESG評級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數據質量與評級需求不匹配。盡管國內ESG信息披露規范持續加強,但ESG信息披露仍存在定性描述多、量化數據少的問題,關鍵數據缺失和數據透明度不足給ESG評級結果的準確性帶來挑戰。
又如,在評級標準方面,受到地域差異影響,國內外ESG框架存在一定差異,企業疲于應對多套標準,國內ESG評級在平衡“全球可比性”與“中國特色”方面仍需持續探索。
評級結果應用也存在一定問題。目前國內企業及投資者對ESG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升,部分企業將ESG視為“合規工具”,而非“價值工具”,未將ESG評級結果用于優化內部管理。
此外,由于數據源分散、非標化程度高,ESG評級機構直接引用相關數據的難度較大,高質量的ESG數據對ESG評級至關重要。
為此,他建議,一方面應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構建ESG國家標準體系,制定統一度量標準,為數據引用相關方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信息。另一方面,評級機構應建立ESG數據收集標準和數據治理機制,提高數據的科學性和可信度。例如,結合第三方數據對企業的ESG數據進行交叉驗證,應用人工智能語義分析技術對數據進行處理等。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