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對航運業的適用
(一)
EU-ETS將航運業納入體系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日益嚴峻,國際社會不斷探索有效的減排措施應對這一挑戰。1992年通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減排任務設定了框架,強調發達國家應承擔主要責任。中國于1992年11月正式加入該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規定了部分締約方的量化減排目標,并引入了國際排放交易、聯合
履約機制和清潔發展機制等市場化手段。1998年6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氣候變化后京都議定書的歐盟策略》,建議建立碳排放交易體系;2000年,歐盟委員會在《溫室氣體綠皮書》中提出將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納入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體系;2001年11月,《排放交易指令》將合作建立碳排放交易體系納入議程;2003年10月,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通過法律形式確立了碳排放權交易的地位,創立了“歐盟排放許可”(European Union Allowance,簡稱
碳配額),使歐盟碳排放權成為受法律保護的資產。2005年1月,全球首個跨國且大規模的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正式建立。
2018年,歐盟提出了將航運業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的計劃。2021年7月14日,歐盟委員會通過了“Fitfor55”計劃中的一系列立法提案,具體闡述了實現2030年和2050年減排目標的措施,并宣布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將進入第四階段。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同意將航運碳排放納入排放交易體系。2022年6月29日,歐盟理事會為相關草案增補了具體細節。2023年,歐盟各機構就此草案達成一致,發布了最新改革文本。
根據歐洲議會和理事會第(EU)2023/959號指令,自2024年1月起,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將覆蓋所有進入歐盟港口、總噸位在5000及以上用于商業目的大型船舶,需要繳納40%的溫室氣體排放所產生的費用,不論其懸掛何國船旗。船東或其他責任方(如管理公司或光船租賃商)需要為其船舶在歐盟港口間航行和相關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支付費用,包括從歐盟以外出發或到達航次的50%排放量、在歐盟港口間航行及在歐盟港口內??康?00%排放量。每排放1噸二氧化碳,船舶每年必須購買并提交1個歐盟碳配額,這些配額可以在交易所或場外市場上購買。到2025年,總噸位在5000及以上用于商業運輸的船舶需繳納其溫室氣體排放費用的70%,而總噸位在400以上的離岸船舶及總噸位在400至5000之間的普通貨船每年需向歐盟的“監控、報告、驗證”(Monitoring,Reporting,Verification,簡稱“MRV”)體系報告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到2026年,總噸位在400至5000之間的普通貨船和近海船舶將被納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并需支付100%的溫室氣體排放費用。到2027年,總噸位在5000以上、用于商業目的的離岸船舶也將被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屆時,所有總噸位在400以上的商業船只將全部納入該體系。
(二)
EU-ETS改革對航運業的監管機制
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在早期階段通過市場機制來激勵企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通過碳交易的方式促使成員國控制排放總量,體現了經濟成本控制下的
碳減排策略。航運業方面,EU-ETS引入了針對航運溫室氣體排放的MRV法規草案,以加強監管。歐盟MRV體系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
第一是監測,對溫室氣體排放進行監測。歐盟MRV體系要求對所有進入或離開歐盟港口的5000總噸及以上的船舶進行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監測。船東或運營商需提交詳細的監測計劃,說明船舶的具體排放源、監測方法以及相關數據的獲取和處理方式。具體的監測方法包括四種:使用燃油交付單來記錄燃油消耗量、通過測量燃油箱的燃油變化量、使用燃油流量計來監控燃油流入發動機的流量,以及直接測量船舶排放廢氣中的CO2含量。各方法都有其優勢和適用場景:使用燃油交付單的方法簡便易行,但需要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燃油箱監測則適合評估航程中的燃油消耗情況;流量計監測能夠提供更為精準的燃油消耗數據,但需要定期校準和維護;直接測量排放廢氣中的CO2含量則需要技術投入和專業支持。船東需要根據船舶特點和航行路線,選擇最合適的監測方法,以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第二是報告,即按要求填制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是企業自我聲明其監測成果的過程。歐盟MRV體系規定,船東或運營商需按年度提交船舶的排放報告。這些報告應包括每艘船舶在每個航次的燃油消耗數據、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航程信息、裝載量等詳細數據。報告需按照歐盟委員會制定的格式和標準,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比性。在報告過程中,船東或運營商還需提交詳細的監測計劃和數據處理方法的說明。報告不僅要涵蓋各航次的燃油使用情況,還需包括航行途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以及在港口停留期間的排放情況。所有數據需經獨立核查機構審核,以確保其真實性和可靠性。為了提高透明度和推動減排,歐盟要求所有監測和報告的數據都必須公開。這些數據將被納入歐盟的海運碳排放數據庫,向公眾和相關利益方開放,以便進行獨立評估和比較。
第三是核查,第三方核查機構對企業遞交的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進行核證,確保其監測數據的準確可靠。歐盟MRV體系要求獨立核查機構對船舶的監測數據和報告進行審核。核查機構需確保監測和報告過程的合規性,檢查船東或運營商是否按照歐盟規定的標準和方法進行了數據收集和報告。核查機構需評估船舶的監測方法是否適用,并驗證所有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核查流程包括對監測計劃的審查、實際數據的核對和核實,以及對報告數據的一致性檢查。此外,核查機構需對船舶的燃油消耗記錄和排放數據進行獨立驗證,確保所有報告數據都經得起審查和質疑。通過這些獨立的核查措施,歐盟MRV體系能夠有效防止數據造假和不合規行為,推動船舶業主和運營商積極減少碳排放。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