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在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指導下,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分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
會議精神,充分發揮
綠色金融在調結構、轉方式、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立足地方
綠色產業、綠色項目和高碳行業,精準對接實體經濟綠色低碳轉型需求,以金融“含綠量”提升轄區發展“含金量”。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綠色貸款余額2493.6億元,比年初增長7.99%,高于全市各項貸款增速5.27個百分點。
用好政策工具 帶動發展資金更足
為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提升綠色能源供應能力,廣東某
新能源有限公司向東莞銀行申請信貸資金用于經營周轉。鑒于其在分布式光伏發電領域的突出表現及良好發展前景,在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分行“莞綠融”支小再貸款專項資金的支持下,東莞銀行給予該企業1000萬元貸款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分行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2024年累計投放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資金512.21億元,同比增加44.96億元,其中
碳減排支持工具4.52億元,涉及
碳減排貸款7.53億元,投放量穩居廣東省地級市首位,為東莞綠色發展提供了穩定的低成本信貸資金。
針對綠色發展領域,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分行從專設額度、名單制管理、利率優惠、綠色通道等方面著手,設計并全國首創“莞綠融”支小再貸款專用額度,同時針對綠色制造重點領域創設“綠鏈通”再貼現,優化適配產業鏈對接模式,精準支持綠色重點產業鏈創新發展。截至2025一季度末該行累計投放“莞綠融”支小再貸款1.57億元,辦理“綠鏈通”再貼現3.73億元,指導轄內法人銀行發行
綠色債券15億元。
創新金融產品 助力換擋升級更順
“通過優化生產工藝、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是企業減少
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東莞金洲紙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前期,華夏銀行東莞分行敏銳察覺到企業的業務需求,在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分行指導下,探索創新金融模式并推動落地碳排放權抵質押業務,以碳排放配額質押的增信方式,將企業結余的1.7萬噸廣東省碳排放配額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公示系統進行質押登記,為其提供流動資金貸款50萬元,用于支持企業采購廢紙原料。該創新融資模式不僅幫助企業盤活了碳資產,還為企業的綠色轉型注入了金融動力,助力企業邁出綠色低碳轉型的堅實一步。
東莞金洲紙業有限公司換擋升級是東莞金融系統創新產品服務、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類似成效已在降碳、節水、藍色經濟等各個領域初步凸顯。東莞農商銀行創新推出“穩業卡”,為廣東省海洋牧場示范項目“松湖優谷文旅綜合體”提供450萬元額度,支持項目培育洪梅筍殼魚苗,相關
案例獲評廣東金融學會頒發的2024年度“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推廣
案例”。
做優融資服務 促進供需對接更準
在支持綠色制造名單主體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分行加大和市工信局的協同聯動,獲取相關名單后組織轄區銀行機構主動開展融資對接服務,發揮綠色制造名單企業在制造業低碳轉型中的導向性作用。2024年,東莞轄區銀行機構累計向綠色工廠企業發放貸款204.3億元,有力支持了相關企業的綠色制造項目。
在支持新能源發展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分行構建“鏈主企業+合作銀行+中小微企業集群”融資對接機制,針對東莞市篩選的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重點產業鏈,遴選出相關主合作銀行并授牌“制造業服務中心”;指導轄區法人銀行針對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鏈,率先落地“整鏈授信”,授信金額達38億元。
“以往的生產模式能耗高、碳排放量大,不僅對環保造成了壓力,也制約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廣東某陶瓷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綠色發展浪潮中,低碳轉型是陶瓷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尋求轉型的道路上,企業面臨資金短缺的難題,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分行指導東莞銀行依據《廣東省陶瓷行業轉型金融實施指南》,為該企業成功發放150萬元貸款,專項用于支持企業實施“能源結構優化”低碳轉型技術路徑,成為企業邁向綠色發展的關鍵助力。
低碳轉型,標準先行。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分行組織轄區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廣東陶瓷行業轉型金融標準建設,促成發布《廣東省陶瓷行業轉型金融實施指南》,出臺廣東省內市級層面首份金融支持建筑領域綠色發展的專項文件,為金融更好服務低碳轉型提供操作性指引。同時,該行推動東莞銀行落地全國首批水泥行業轉型金融貸款,投放2000萬元以支持東莞某水泥企業的轉型改造,為金融支持低碳轉型提供了新的路徑。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隨著金融與綠色“雙向奔赴”,更多東莞企業在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行得更久。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