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政策宣介會在廣東深圳召開。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萬勁松出席
會議并講話。
萬勁松指出,綠證既是可再生能源
綠色電力的“身份證”,也是企業能源轉型、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承諾書”,既是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通行證”,也是企業增加
綠色收益、提升形象和產品競爭力的“增值卡”,對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服務企業積極融入全球綠色產業鏈具有重大意義。近兩年來,隨著綠證制度加快完善,我國已構建起全范圍覆蓋、全周期閉環、全過程透明、全環節高效的綠證制度體系,從制度及運行機制上保障綠證的權威性和唯一性。
今年以來,我國綠證市場活力持續增強,綠證應用需求不斷釋放。2025年一季度,全國綠證新增交易2億個,同比增長6倍;截至2025年3月底,全國綠證累計交易7.53億個,同比增長4.5倍。綠證消費主體范圍顯著提升,80%以上消費主體來自制造業和能源行業,遍布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域;居民綠色電力消費意識不斷增長,截至2025年4月底,居民自主購買綠證超270萬個,綠色電力消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會上,國家能源局、國家節能中心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綠證相關政策情況,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廣州電力交易中心、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內蒙古電力交易中心介紹了綠證市場建設實踐情況,南方電網、國家電投、國家能源集團、協合
新能源、比亞迪、阿里巴巴集團、富士康、中鋁集團、中國寶武、海螺水泥、巴斯夫、奧特斯(中國)、百威投資(中國)分別代表電網企業、發電企業及國內外用能企業進行發言,中國歐盟商會、氣候組織、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等國際組織代表就綠證使用進行了探討交流。
會議指出,要同心協力共同培育好綠證市場,加快推進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將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壓實消納責任至重點用能單位,加快研究出臺非化石能源電力消費核算辦法,組織做好綠證
價格監測,推動電碳證更好銜接。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開展綠證交易和綠證合理流動創造基礎條件。各綠證綠電交易
平臺要完善
平臺綠證綠電交易細則,優化交易機制,結合企業、居民實際需求創新交易品種、方式和期限。各電力用戶特別是重點用能企業要履行綠色發展責任,通過綠證綠電交易主動參與綠色電力消費,為雙碳目標實現添磚加瓦。各方要持續加大綠證宣傳推廣,加強政府間交流,鼓勵企業和研究機構主動與國際社會開展務實交流與合作,加快推動中國綠證走出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