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在推進核能制氫產業方面迎來關鍵進展——該國首座核能制氫示范工廠將于今年十月在蔚州郡新南里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由韓國水力核電公司(Korea Hydro & Nuclear Power,KHNP)主導,預計于2027年3月建成投產,建設周期為兩年。
該示范工廠將直接使用鄰近的古里(Gori)和世乙(Saeul)核電站所提供的電力,通過低溫電解技術生產氫氣。項目設計產能為10兆瓦,目標實現每日超過四噸的氫氣產量,并具備相應的儲存與分銷能力。目前,KHNP正推進與場址和電力安全相關的許可程序,以確保項目在符合法規的前提下順利實施。
然而,現行法規限制核電站與氫氣生產設施之間的直接電力連接。為突破這一制度性障礙,KHNP計劃申請監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豁免政策,以構建專用電網,實現核電向制氫設施的直接供電。項目未來的商業化進程將需推動對現行電力市場運行規則及韓國電力公司(KEPCO)電力交易條款的修訂。
該項目由十二家機構聯合參與。包括三星物產、斗山能源、現代工程建設公司等大型工業集團將負責廠房及基礎設施建設;韓國電力公司與韓國原子能研究院將主導核能安全及許可審查工作。其他參與單位還包括韓國燃氣安全公社、韓國燃氣技術公社、未來標準研究院、韓國能源研究院、韓國交通大學、韓國電力交易所以及韓國化學產業測試研究院。
該工廠所產氫氣預計將符合清潔氫認證標準——即單位氫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超過4千克。韓國能源經濟研究院的安智英(AhnJi-young)指出:“無論能源來源為何,只要滿足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即可被認證為清潔氫。”KHNP正與地方政府協調,確保產氫可就近供應至周邊工業用戶。
該核能制氫計劃與蔚珍郡正在推進的氫能產業特化園區戰略高度契合。該園區已于去年六月獲豁免政府可行性研究審查,規劃總面積達158萬平方米,預計年產30萬噸清潔氫氣。初期階段將利用500兆瓦核電提供能源,年產氫氣達7萬噸。蔚珍郡官員預計,在核設施運行率達到85%的情況下,制氫成本將有望降至每公斤3500韓元,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三星E&A、GS工程建設、現代工程、樂天化學、SK生態工程等多家龍頭企業均表達了入駐該園區的意向。蔚珍郡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全球
碳排放標準日益趨嚴,企業對氫能應用·的興趣顯著上升。我們的目標是在今年六月前完成園區規劃,明年完成相關審批及土地征用工作,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園區全面投入運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