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5年5月9日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舉行了“2024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保獻主持,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王宣同通報了2024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明登歷、水生態環境處處長黃斌、大氣環境處處長謝金開、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沈秀娥參加發布會并回答記者問題。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主持人(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保獻):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謝大家冒雨參加2024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深入實施綠色北京戰略,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以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首先向大家介紹今天發布會的發布人,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王宣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嘉賓還有: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明登歷、水生態環境處處長黃斌、大氣環境處處長謝金開、以及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沈秀娥。我是今天發布會的主持人、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新聞發言人劉保獻。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下面,請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王宣同發布《2024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的主要內容。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王宣同(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大家好,我是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監測處王宣同,下面由我向大家發布《2024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2024年,北京市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綠色北京戰略,大力推動美麗北京建設,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優良天數創歷史新高,水生態環境連續4年動態消除劣V類水體,萬元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續保持全國省級最優水平。北京生態環境“含綠量”進一步提升。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美麗北京美在哪兒,監測數據告訴您。監測數據既展現了美麗北京的“顏值”,也印證了廣大市民對藍天白云,青山碧水的真切感受。
大氣環境方面,“藍天常駐”。全市細顆粒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M2.5,年均濃度為30.5微克/立方米、連續4年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分別為3、24和54微克/立方米,均實現多年穩定達標。從長時間尺度來看,2024年四項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一半以上,其中我們大家最關注的PM2.5年均濃度下降了65.9%。全年空氣質量呈現“一多一少”,空氣質量為優良的天數達到290天,較2013年增加114天,相當于好天兒多了近4個月,為歷年最多??諝赓|量為重污染的天數僅2天,為歷年最少。過去一年,在大家手機里、朋友圈里,記錄了更多的藍天和彩霞,也見證了星軌和紅墻的同框。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生態環境部黃潤秋部長展示了從北京市大氣環境監測儀器上取下的2張濾膜,2015年的濾膜呈灰黑色,2024年的濾膜呈灰白色,我們在會場也展示了2013年和2024年的濾膜。濾膜由黑變白,是北京市空氣質量改善最直接的詮釋。
水生態環境方面,“水清岸綠”。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實現了“一增一消”。“一增”是優良水體比例顯著增加,全年河流中優良水質的河長占比達到87.2%,同比增加15.9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全年有400余公里的河流跨入了優Ш類的行列。與2013年相比,優良水質的河長占比增加了37.4個百分點。“一消”是指連續4年動態消除劣V類水體。
水質改善的同時,我們的水生態也越來越好了,越來越多“親水”動植物從山區“走進”城區,來到了市民身邊。全市7成以上河流水生態狀況達到優良水平。一些清潔水體的指示物種,通常是對生長的水質要求很高,只生活在清澈、流動的水體中,也可以說是我們的“水質監督員”,如蜉蝣、石蠅、石蛾等,這些水生昆蟲不僅“常駐”在潮河上段、永定河山峽段、懷沙河、拒馬河等山區河流,也頻頻“現身”在涼水河、亮馬河等城區河流中。正如開場視頻里顯示的那樣,這一年,在河邊戲水,在小溪捉魚,在湖面泛舟,更多的濱水空間給我們提供更好的親水體驗。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自然生態方面,“綠意盎然”。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指數(EI)為71.4,同比增加0.85%,生態環境狀況優良,生態系統質量穩中有升。全市集中建設區綠視率為26.98%,綠視率這個指標我再解釋一下,它是指在人的視野范圍內林草花水田等生態要素所占比例,體現的是城市的宜居性和市民的綠色獲得感。“推窗見綠、開門即景”的綠色生態空間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是隨處可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在生物多樣性方面,2020—2024年全市實地調查累計記錄151種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態系統,累計記錄各類物種7121種。生態環境的改善吸引了更多小動物在北京“安家”“歇腳”。前段時間有明星在北京玉淵潭公園“打鳥”,引發網友共鳴,一時間網友紛紛拍鳥、曬鳥,每一次鏡頭捕捉到的可愛身影,每一聲清脆的鳥鳴,都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注腳。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此外,全市土壤生態環境質量保持良好,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美麗北京的“顏值”越來越高了。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這份“高顏值”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有你、有我、也有他”,有著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這一年,我們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實施綠色北京戰略,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落實年度生態文明建設60項重點任務,形成政策成果136項,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北京高質量發展,服務市民高品質生活。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這一年,我們持續深化污染防治攻堅。不斷深化“一微克”行動,0.1微克、0.1微克地摳。創新“含綠量”指標體系,引導各行業、各領域創綠創優。推進結構創綠,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00萬輛。推進工程創綠,全市新增“綠色”企業191家,創綠力度近年最大。推進管理創綠,創新推廣基坑氣膜全密閉施工示范應用。堅持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實施潮白河水生態空間管控規劃,推進河湖生態持續復蘇,五大河流全部重現“流動的河”并連續4年貫通入海。堅持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三地”共管,依法開展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加強土壤和農產品協同監測,定期組織巡查檢查未利用地。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這一年,我們全面加強生態系統保護。深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對重點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等重要生態空間開展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松山、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達優良水平。開展生態系統調節服務價值,也就是(GEP-R)核算,推進核算結果在生態保護補償中的應用。北京市入選全球“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這一年,我們穩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推進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創新開展碳配額有償競價、促進綠電消納。創新開展低碳試點,發揮創新對低碳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全年評選13個先進低碳技術試點優秀項目、3個低碳領跑者、6個氣候友好型區域。低碳試點典型案例走上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角舞臺,展現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北京智慧。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這一年,我們深耕細作區域協作。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十周年,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成果豐碩。京津冀連續8年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推動潮白河、永定河等跨界河流綜合治理。共同發布全國首個區域低碳出行標準,大力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區域攜手瓣瓣同心更加緊密,空氣質量大幅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生態環境美美與共,社會發展綠色低碳。一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以上就是我的內容介紹,更多《公報》內容請登錄市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查詢電子版。謝謝大家!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主持人:謝謝王宣同處長的介紹?!豆珗蟆吠ㄟ^數據客觀反映了北京市的生態環境狀況。聽完了介紹,大家有沒有注意到,2024年北京市的生態環境質量有“兩個最”,一個是優良天數,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藍天,歷年最多,達到了290天;另一個是優良水質河長占比,也就是好水占比歷年最多,達到了87.2%,這些都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分享兩組照片,右側是2013年北京的PM2.5空間分布圖,左側是2024年北京市的PM2.5空間分布圖。紅色代表PM2.5濃度較高,綠色代表PM2.5濃度較低。通過這兩張圖能夠明顯的看到這11年來北京PM2.5的變化,這是數據直接展示的結果。大家都生活在北京,對北京的藍天也非常關注。這里還有一組照片,是我們一位攝影愛好者拍攝的。這兩張照片拍攝的位置是一樣的,下面這張是過去(2015年)拍攝的,上面是最新(2024年)拍攝的,應該說經過治理,藍天白云下我們再看長城,顯得更加雄偉??梢?,這11年來北京市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果,不僅僅體現在數據上,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每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市民也是有直接感受的。當然,這些成果背后離不開全社會共同的努力和支持。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好,下面是記者提問時間。大家可以圍繞今天的發布內容進行提問,請您舉手示意。提問前請介紹您的姓名以及所在媒體機構名稱,謝謝!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媒體問答】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中國環境報》北京記者站記者:我注意到2024年北京的優良天達到290天、歷年最多,請問這個“最多”是怎么實現的?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0.1微克行動”,“0.1微克行動”又要怎么干呢?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謝金開(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感謝您的提問。多年來,北京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一直將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持之以恒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實現空氣質量快速、明顯改善。2024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降至30.5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65.9%;優良天達到290天、歷年最多;重污染天2天、歷年最少。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但與此同時,隨著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污染減排空間逐步縮窄,每一微克、甚至0.1微克的改善,都需要更科學的措施、更精細的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從“一微克”行動提級到“0.1微克”攻堅行動。這樣的轉變,變的是精準度和精細度的進一步提升,不變的是我們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決心。這意味著,在當前的治理階段,需要我們盡最大努力,0.1微克、0.1微克地去爭取,深挖減排潛力。
今年年初,北京就制定了指導全年工作的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共30項、108條措施。我們將深入實施“0.1微克”攻堅行動,堅持污染減排是硬道理,以降低PM2.5濃度為主線,持續抓好三大領域“創綠”工作,全力改善空氣質量。具體包括: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一是以車械“含綠量”提升為重點,推動結構減排,加快公交、環衛、出租、物流、快遞等重點行業車輛新能源化,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清潔化,力爭新注冊登記汽車中新能源車比例達到50%。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二是以企業“含綠量”提升為主線,推動工程減排,推進重點產業園區及重點行業企業綠色升級,繼續推進績效評級“創A退D”工作,實現綠色企業比率不低于30%。
三是以城市精細治理為抓手,推動管理減排,開展揚塵專項治理百日攻堅行動,推廣基坑氣膜等先進技術,以“繡花功夫”讓城市更加清潔。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四是加強大氣環境治理保障支撐,強化污染過程應對與區域大氣聯防聯控,加強科技標準支撐、監測能力建設等。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新華社北京分社記者:剛才發布的數據里,有一組是關于水的,其中Ⅰ-Ⅲ類水質河長同比增加15.9個百分點。這直接反映了水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能否介紹一下改善背后有哪些工作支撐?是否能提供一兩個具體的案例。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黃斌(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感謝您的提問,也感謝媒體記者長期以來對水生態環境的關心和支持。北京市堅持“三水統籌”,持之以恒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綜合實施“生態活水、工程治水、制度管水”,推進水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首先是生態補水,讓河流“活”起來。持續實施河湖生態補水,充分利用本地水、外調水、再生水等多水源,通過永定河、潮白河等流域生態補水,五大主干河流連續4年全部重現“流動的河”并貫通入海。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二是工程治水,讓河流“凈”起來。接續實施了4個污水治理三年行動方案,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提標改造,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7.5%;實施永定河、壩河、清河、涼水河等河道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水清岸綠,魚翔淺底,一條條河流煥發出勃勃生機。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三是制度管水,把河流“護”起來。制度政策不斷完善。落實河長制治水責任制,健全入河排污口長效監管,實施水生態區域補償政策,完善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補償內容,以經濟手段撬動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這里給大家舉一個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清河,從之前的“臭水河”變成“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美麗家園,成了市民采風攝影、騎行漫步,享受親子時光的網紅打卡地。這是北京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生動例子之一,清河也在去年年底入選了全國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為城市河流綜合治理與生態恢復提供了借鑒參考。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聚焦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為抓手,促進“人水和諧”。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北京市碳市場已經平穩運行了十多年,去年修訂了碳交易管理辦法,請介紹一下北京本地碳市場的特色?未來發展的方向?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明登歷(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感謝媒體朋友對碳市場工作的關注。北京碳市場2013年開市以來,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市場體系,在頂層制度設計、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質量管理等多個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運行平穩有效,很好地發揮了促進碳減排、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作用,也為全國碳市場建設貢獻了北京經驗。
一是構建完善的政策體系。建立了“1+1+N”的政策體系,第一個“1”是2013年12月市人大常委會發布的《關于北京市在嚴格控制碳排放總量前提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決定》;第二個“1”是市政府2014年5月發布、2024年3月修訂的《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N”是指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和技術規范,包括碳排放量抵銷、配額有償競價發放和回購、市場交易和結算規則等,為碳市場的平穩運行提供制度保障。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二是建立有效的運行保障。北京市碳市場采用“兩機構雙平臺”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由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管理事務中心承擔本市碳排放權交易注冊登記機構職能;北京綠交所承擔本市碳排放權交易工作的交易機構職能;同時,升級完善了本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平臺和交易平臺。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三是良好的市場表現。本市碳市場管理將石化、制造業、熱力、交通運輸及服務業等行業年能耗2000噸標煤以上的近1300家單位納入管理。其中,對年碳排放量超過5000噸的900余家重點碳排放單位施行碳排放配額管理,壓實碳排放控制義務,碳排放配額可以交易。配額線上成交均價由2013年開市之初的50元/噸逐步提高到2024年底的111元/噸,價格穩步提升體現了“排碳有成本、降碳有收益”的市場原則,重點領域重點企業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四是持續的探索創新。一是2022年以來,碳市場主動聯動電力市場,協同促進消納綠電,2024年,本市重點碳排放單位中140多家參與綠電交易,購買了近70%的市場化交易綠電份額,是全市綠電消納的絕對主力。二是2022年起,通過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發放方式嘗試配額有償分配。截至目前,已完成了5次配額有償競價發放。增加了市場流動性,提升了市場活躍度,同時更好體現排碳有成本。三是探索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鼓勵全社會自愿參與碳減排的碳普惠機制。發布了碳普惠方法學3個,目前有5個涉及低碳出行、氫燃料電池汽車使用等場景的碳普惠項目在運行,近500萬用戶參與,已審定碳減排量超過40萬噸。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下一步,北京市碳市場將進一步優化市場機制,結合本市碳排放控制目標、不同行業排放狀況及減排潛力,研究優化收緊免費配額分配方法,激勵重點領域綠色低碳技術的應用;完善碳普惠工作機制,動員全社會參與低碳行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北京廣播電視臺生態環保記者站記者: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請問在生態環境領域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是如何支撐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沈秀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科技正逐步融入生態環境監測領域,改變我們的監測方式,讓我們的監測技術越來越智能化。尤其在大氣環境監測領域,為了滿足更加精準和精細的管理要求,更加有力地支撐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我們主要從三方面開展了技術創新,有力支撐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一是在監測感知方面,充分運用傳感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傳統監測數字化賦能,構建了“天上看、地上巡、數據聯、電量核”的智能感知體系,打造大氣環境監測的“天羅地網”。比如,我們建立了遙感智能監測技術體系,通過衛星遙感與 AI算法結合,實現裸地、農膜等10余類目標的智能識別,解譯效率較人工解譯提升1倍以上,讓大范圍監測更高效。同時,針對產業園區VOCs無組織排放,建立“邊走航邊溯源”的走航技術體系,精準定位并消除80%的排放高值點位,解決傳統監測難題。充分利用OBD、用電、視頻等智能手段,實現移動源、工業源、揚塵源的遠程實時在線監測,讓污染排放“看得見、追得上、管得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二是在精準監管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挖掘等技術,依托數據融合和算法創新,動態追蹤污染的高值冒泡、超標排放和違規行為,全面支撐非現場監管。面對大氣污染精細化治理的需求,自主研發了單車排放超標、企業產治污不同步、施工工地揚塵等20余類問題線索挖掘算法,精準鎖定污染源違規的各類問題,實現污染“問題、時間、區位、對象”的精準識別和追蹤。依托“三監”聯動機制,線索通過平臺流轉至監察執法部門,指引精準查處問題,實現問題的閉環管理。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三是在決策支撐方面,緊跟時代浪潮,研發“三監”聯動大模型,加速推進生態環境監測數智化轉型。引入DeepSeek,形成“實時數據調用+智能推理”雙驅動的先進架構,實現了問數、問答、問診的智能化支撐,可快速查詢專業監測數據,可智能解答監測技術問題,可智能生成現狀評估、成因分析、預測預報、溯源分析一體化的問診報告,成為監測智能化的重要標志,也為大氣污染治理提供更加直接和智能化的支撐,總之,我們通過構建大數據底座加智能算法加大模型的精準溯源技術體系,有力支撐大氣精準治污。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未來,我們將以“三監”大模型的全面升級為抓手,進一步完善“天空地移智”的監測網絡,加大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在環境監測領域的深度應用,更加有力地支撐美麗北京建設。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主持人: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耳目和基石,需要不斷的科技創新。剛才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沈秀娥回答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型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的應用。今年圍繞著生態環境保護的需求,圍繞著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也啟動了基于AI的空氣質量預報方面的研究,希望通過這些技術能夠提供更優質的生態環境監測以及預報的服務。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謝謝幾位嘉賓的介紹和解答。也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北京市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支持。最后我想說的是美好的生態環境來之不易,生態文明建設,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生態環境保護沒有終點,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參與,也希望大家一起行動,為建設美麗北京持續加油。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ㄍ辏?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