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報道,研究發現歐洲企業日益積極游說推動強有力的氣候行動,分析師稱這是一個 “深刻轉變”,打破了企業將
綠色法規視為利潤威脅的固有觀念。
根據影響力地圖(InfluenceMap)對 200 家歐洲大型企業的分析,企業游說立場與實現全球氣候目標路徑 “一致” 的企業比例,從 2019 年的 3% 上升至 2025 年的 23%,而被認定為 “不一致” 的企業比例則從 34% 降至 14%。
報告指出,超半數企業的立場至少 “部分符合” 阻止全球氣溫在本世紀末比工業化前水平升高 1.5 攝氏度的路徑。
追蹤企業游說行為的非營利組織影響力地圖分析師維妮夏?羅克斯伯勒表示:“那些公然組織起來反對能源轉型的聲音在公眾辯論中獲得了過高的關注度。然而,這項研究表明,有更多沉默的大多數企業支持脫碳,并希望通過氣候政策推動進步。”
研究人員通過企業披露信息、歐盟咨詢文件以及社交媒體帖子等多種渠道,追蹤企業在氣候政策方面的參與情況。他們更看重企業管理層聲明以及針對具體政策的正式咨詢意見,同時也更關注近期證據。
他們發現,“企業界中越來越多的企業” 正在積極倡導氣候行動。
報告顯示,2019 年歐盟委員會宣布 “綠色新政” 時,只有四分之一的企業游說立場部分符合《巴黎協定》將全球升溫控制在 1.5 攝氏度(2.7 華氏度)以內的目標。到 2025 年,這一比例翻了一番。
研究人員還發現,行業協會的行動步伐落后于單個企業。立場一致或部分一致的行業協會比例從 2019 年的 2% 上升至 2025 年的 12%,遠低于持類似支持立場的企業比例。
這種差異可能源于行業協會優先考慮那些強烈反對氣候政策的成員的意見,也可能是企業通過行業協會提出不當游說訴求所致。
羅克斯伯勒指出:“在歐盟,行業協會似乎正在與企業積極參與氣候政策行動的大趨勢背道而馳,打一場注定失敗的仗。如果它們想繼續真正代表大多數成員,就必須盡快重新評估工作重點。”
在根據企業政策參與程度加權的排名中,得分最低的企業包括波蘭公用事業公司波蘭電力公司(PGE)、奧地利油氣生產商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西班牙油氣生產商雷普索爾(Repsol)、西班牙輸氣系統運營商 Enagás,以及德國漢莎航空公司。
影響力地圖稱 Enagás 支持化石天然氣在能源和交通領域的長期作用,并主張削弱甲烷排放泄漏檢測與修復措施。對此,Enagás 回應稱,其氣候政策致力于在 2040 年前實現凈零排放(不包括客戶使用其產品產生的排放),并在 2050 年前實現全面凈零排放。該公司還補充表示,已接受歐盟的甲烷法規,并因此獲得了國際甲烷排放觀測站的最高評級。
影響力地圖指出漢莎航空曾游說反對歐盟對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強制要求,以及將航空業全面納入歐盟
碳排放交易體系。漢莎航空回應稱,公司并不反對這兩項政策,只是呼吁 “以公平競爭的方式實施”。
波蘭電力公司、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和雷普索爾均未回應置評請求。
自 2024 年選舉中極右翼勢力大幅崛起、綠黨失勢后,歐盟委員會自去年 12 月新任期開始,將 “競爭力” 置于議程核心,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此前 “綠色新政” 的方向。
環保組織批評稱,歐盟將政策重心轉向簡化監管,實則是為放松管制、縱容企業增加污染提供借口。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