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把握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的基本原則
“雙碳”目標正在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的系統性變革及治理體系的深度調整。在推進“雙碳”工作中,不僅要注重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更要注重發展的質量和可持續性;不僅要確保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和生態等方面的安全,還要通過創新和技術進步不斷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十五五”時期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需要繼續堅持和把握以下原則。
堅持總體部署、分類施策。在實施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過程中,應堅持總體部署,確保全國上下形成合力,共同為實現“雙碳”目標而努力。同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區、行業之間的差異,根據其實際情況和特點,制定差異化的政策,以確保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比如,穩步有序推進能源、工業、交通等高排放部門降碳;分類推動不同地區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避免“一刀切”情況出現。此外,在分類施策的過程中,還應注重政策的系統集成和改革實效,避免政策之間的沖突,確保“1+N”政策落地生根。
堅持系統思維、底線思維。“雙碳”目標、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安全本質上是一個統一體。在推進“雙碳”進程中,需要進一步深化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論認識,增強系統思維,將三個方面緊密結合、協同推進,確保“雙碳”相關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建立健全“雙碳”治理的風險評估及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并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堅持
試點先行、先立后破。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發展中大國,我國正在努力實現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強度降幅,用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這對我國“雙碳”政策體系提出了更高的創新要求。應總結我國近5年的“雙碳”治理實踐經驗,同時借鑒其他國家在降碳過程中的教訓,平衡“破”的力度與“立”的速度,把握好我國降碳的節奏和力度,循序漸進、持續發力,避免陷入政策冒進、發展與安全割裂的困境。推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有條件的地方率先碳達峰、碳中和,積累
試點經驗,形成示范效應。
堅持自主可控、內外暢通。“雙碳”目標不僅是我國面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內在要求。我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國不可能走西方現代化的老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要加強核心技術創新、提升綠色低碳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建立自主的綠色低碳標準等重點工作。同時,積極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推動我國“雙碳”政策與其他國家的發展戰略、治理規則、技術標準的有效協調,形成良好的國際合作機制。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